新华社上海11月22日电(记者郭敬丹 吴振东)73岁的上海市民赵文来已经搬进宽敞的新居两年了,但几乎每周他都要回老房子看看。
他这是对旧居所的眷恋,更是对一段历史深厚的敬意。
老赵的老房子位于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人们习惯称之为“老渔阳里2号”。这幢看似平平无奇的石库门建筑,见证了早年建党的历史风云——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此成立,同时,这里还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1978年,赵文来妻子的单位把这幢房子分给他们“有条件”居住。“条件”包括房屋结构不能动,卧室东墙上记载相关历史的汉白玉石碑不能移、不能挡等等。
从1978年到2018年,老赵一家在此整整居住40年,其间对房子没做任何装修,家具是量好尺寸后去买的,衣柜、大橱等比较高的家具都是靠西墙摆放,屋内陈设也几乎没变过。
“虽然一开始我对那段历史没什么了解,但这么多人来参观,说明这肯定不是一般的房子,我也愈发珍视它?!崩险运?。
老赵记得,有两位北京来的学者临走时和他说:“你住在这里很荣幸,这座房子是有灵魂的?!?/p>
2014年,老赵加入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每周固定时间和会员们学习、交流中共党史,对“自家房子”的历史也越来越清楚。
参观者越来越多,最多时一天能有近百人。老赵自己准备了讲解词,为参观者义务讲解,担心参观者大老远来却遇上自己不在家,他就把电话号码贴在门上?!拔医驳貌⒉缓茫蛔ㄒ?,但他们都愿意听,也很尊重我。我知道,这是因为大家尊重这座老房子,对红色历史心存敬意?!?/p>
“守门”40年,老赵结交了很多朋友。他有一本留言本,上面写满各地参观者的感受、心得?!拔易钕不逗痛笱涣鳎怯谐?、有见识,我能跟他们学习,他们能自发来到这里了解光辉的历史,我真是高兴?!?/p>
守护好百年老屋,守护好红色历史,老赵视为己任。“我不是共产党员,但对党极有感情?!苯驳秸?,他情绪有些激动:“我是母亲生的第11个孩子,家里最小。以前生活太苦,10个哥哥姐姐全都没养大。我从小就听母亲说,要不是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哪里还会有你这个人?”
“我一辈子感谢共产党。”老赵说。
2014年,上海市文保部门对老渔阳里2号进行了修缮。随着上海“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不断深入,2018年,这里被列入革命遗址?;は钅?,房屋征收工作启动。老赵一点没犹豫,一家人告别了老房、老弄堂。
人离开,情结在。老赵常“回家”看施工的进展,门窗按原来样式做了新的,墙壁“修旧如旧”,柱子换了新木头……每一处变与“不变”,老赵记在心上。近些年,他学会了使用微信,给自己取名“渔阳老赵”。
今年7月,“老渔阳里2号”作为红色纪念场馆对外开放。“星火初燃”史迹陈列展在此展出,参观者络绎不绝。老赵受邀参加了开馆仪式,笑容满面。
“我是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没啥大能力,但我会一直关注渔阳里,我打心底里希望大家都来渔阳里,了解星火初燃的红色历史?!彼?。(参与采写:记者许东远、兰天鸣)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