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经过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冲刺阶段。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要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会议指出,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对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加强鼓励和引导。中央这一要求释放出鲜明信号: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的大局观,更要有尊重基层首创的群众观。最大限度释放基层的改革创新力,乃是推动改革在重要领域深化起效、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法宝”。
回眸史册,中国改革开放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为基层创造智慧和探索活力的光芒所照耀的历史。从安徽小岗村发轫的“大包干”到蛇口海滨令世界刮目的“深圳速度”,从华西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催生新中国第一位个体户的“温州模式”,正是这些地图上不起眼的小地方,这些最普通的基层群众,以惊人的创造力燃起了改革的燎原之火,让中国奇迹成为奏响于世界舞台的交响华章。
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负面清单、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大胆尝试,与顶层设计良性互动,催生出制度创新的一系列精彩之笔。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社会遭遇的严峻挑战,必须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为此,今年年初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在备受关注的市场化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亮明改革决心和举措,回应社会期待、激活市场热情。
有力的顶层设计要转化为基层万千群众的获得感,要在各行各业中持续释放红利,离不开基层从实际出发对中央精神与原则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比如针对要素市场改革中提到的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基层的“出新”与“变通”已经跑在了既有制度约束的前面,如何回应、如何引导?又比如科技要素改革方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螃蟹到底应该怎么吃,让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分配怎样才能从政府的“纸上”走向科学家的“手上”?凡此种种,关乎创新生态的培育,创新风气的扶植,更关乎将创新精神注入制度安排的微观与末梢,都有赖于基层在实践中的摸索。
必须看到,当前各地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总体较高,但一些微妙心态也值得关注:怕改革“动刀子”的畏难心态有之,懒于想实招,宁愿小修补的保守心态亦有之。必须认识到,在直面大变局的非常之年,在行入深水区的关键之年,任何僵化思路与机械模式都要不得,工作老思路、行动老把式,决难胜任当下的复杂挑战。
释放基层改革创新最大活力,首先要解放思想、允许试错,这才能最大限度防止改革“平庸主义”。改革往往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蹚出来的路,是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路,有时甚至会与传统的认识、现有的制度发生冲突,更难保证百分之百成功。这就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通过细化执行标准,树立容错典型,发挥“城门立柱”效应,破除基层干部思想中“越改错越多”“改革是背锅”的担忧。
释放基层改革创新活力,还要充分赋能,给予基层创新空间。中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处于深水区的改革更少有先例可循。这就需要基层更多从自身实际出发、从所在区域禀赋差异性和综合承受力出发,让风物各殊的园地开出万紫千红的花。少点“站在20楼上穿针”的不切实际指挥,少点会议来文件去的形式主义束缚,多让基层有时间有空间谋改革思创新,谈活力迸发才不是一句空话。
释放基层改革创新活力,还迫切需要提升基层干部能力,促使其形成治理新思维。5G、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的是重塑生活的科技革命,更是政府治理的一次变革。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问题,各级干部有时“不是不想为,而是不会为”。因此,提高干部识变应变求变的本领,让基层也善于运用信息化新手段解决问题,无疑是促使其提升工作效率,发现创新线索,提出创新方案的当务之急。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创新的力量源泉。40多年前,正是尊重群众首创、紧紧依靠人民,改革才潮涌神州大地,让“中国号”列车飞驰着赶上时代。今天,骐骥之速,仍非一足之力?!爸泄拧绷谐狄诼旆缬曛行形戎略叮缘靡揽?4亿人民的力量。让最广大人民的无穷智慧更为顺畅地汇入改革洪流,中国,才始终是希望的热土。(半月谈评论员 杨玉华 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