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7月25日电(记者刘惟真、尹思源)“内部指标”能帮孩子计划外录取、“刷单兼职”可在暑假月入上万元……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一些机构也“蹭”起了高考“热度”,五花八门的“陷阱”开始粉墨登场,一不留心就可能落入“圈套”,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网站“鱼龙混杂”,当心诈骗“圈套”
各地高考成绩相继“出炉”,不少考生与家长忙于从网上查询分数信息、报名参加志愿填报辅导等操作,很容易忽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一位网友“吐槽”称,自己的一位亲戚曾在填报几所专科院校后,接到了自称是某本科学校扩招负责人的电话,宣称可让其“花高价”上本科。在用个人手机进行联系后,还加了微信、提供了所谓“招生电话”。但查询电话后却发现,对方是一家早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
专家指出,由于高考后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往往容易“乱投医”,误入诈骗“圈套”,给犯罪分子留有可乘之机。
“一方面考生和家长要在正规的网站和App上查询信息、填报志愿,最大限度地防止信息泄露;另一方面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在收到来源不明的消息时通过官方渠道查证,不要轻易相信通过‘交赞助费’等方式能够到未达到分数线的学校就读的骗局?!碧旖蚧⒗砺墒κ挛袼呒逗匣锶撕魉?。
“套路”频现,盯上考生钱袋子
高考结束、暑期来临,不少考生希望利用假期进行兼职工作。疫情期间不便外出,一些学生容易被误导从事看似“低成本、回报快、利润高”的“刷单”工作。
高考生李伟(化名)向记者吐露:“考试结束后本想赚点零花钱,所以找到了‘刷单’的兼职工作。最开始一单完成后,对方把钱退还给了我,后来开始让我做任务,说是任务没完成不能退款。陆陆续续被骗了三千多元,也不敢和家长说?!?/p>
此外,部分非正规的志愿填报机构平台披上了大数据分析的“外衣”,实际却存在过度宣传、“忽悠”考生之嫌。
记者在网上搜索“精准填报志愿指导”发现,不少网上机构打出“以大数据为依托,一分都不浪费”的宣传口号,吸引考生眼球;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高考志愿”,数十个App显示有“一对一辅导”、录取概率分析等功能,部分平台还可提供性格测试和专业就业率分析。
这些辅导机构和看起来“多才多艺”的App,是否真的拥有“预判”能力?
记者采访多位曾经通过付费志愿填报辅导机构填报志愿的考生发现,不少用户抱怨自己虽为填报志愿下了“血本”,但钱花得“不值得”。
2019年参加高考的刘丽(化名)对记者说,自己考后花高价购买了一张某指导机构的VIP卡?!袄锩嬷挥幸恍├甑恼锌夹畔?,老师所建议的保底志愿也都是一些分数较低的学校,具体分析和填报志愿还是要靠自己?!彼淙唤涣松锨г趵鼍醯檬导视么Σ淮?,“感觉交了‘智商税’”。
专家提醒,平台大数据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是填报志愿的参考之一而非“唯一”,家长应帮助考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及分数情况,在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往年报考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
网络治理、维权挽损需“两手抓”
针对招考陷阱花样繁多问题,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陈旭辉建议,考生和家长应建立起评估风险、留存证据的习惯,一旦发现“中计”,要及时维权,尽量挽回损失。
“在多数消费纠纷中,消费者维权容易遭遇取证难的问题。建议考生和家长要有证据意识,及时保存通话记录、电子合同、宣传材料等证据信息,以便后续遇到问题时依法维权,保护自身权益?!背滦窕运?。
此外,胡明等受访专家表示,用户信息和财产安全的?;び欣涤谏缁崃⒎ê推教ㄖ卫?。在高考后这一关键时间段内,有关部门更需要加强对防诈骗知识的宣传,同时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督,督促平台依法履行社会责任。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