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大量增加,会否影响环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废物治理、环境应急监测情况。
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表示,武汉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平稳,没有对环境产生影响。全国饮用水源地监测未发现疫情防控影响水质安全。
涉疫医疗废物当天收集当天处置
生态环境部应急办主任赵群英在发布会上表示,医疗废物做到了应收尽收、及时处置。
据他介绍,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理医疗废物14.2万吨。疫情前,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4902.8吨/天,目前提高到6022吨/天,提高了23%,减少了医疗废物处置压力。涉疫医疗废物当天全部收集、转运,当天处置。
医疗污水如何处理?赵群英介绍,定点医院和集中隔离点产生的医疗污水,经过消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目前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
据介绍,截至3月9日,生态环境部动态管理的定点医院2704座,集中隔离场所6098个,接收医疗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2108个,全国生态环保系统累计检查17.3万家次,发现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未正常运行处理设施、末端消毒不到位的三类共346个问题,已全部立即整改。
隔离点生活垃圾专人专车收集直运焚烧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表示,医疗机构和首诊隔离点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在疫情期间都严格按照医疗垃圾进行管理,不得混入普通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
对集中隔离观察点、居家隔离观察点等重点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采取专人专车单独收集,并直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厂及时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刘李峰介绍,目前湖北省日均生活垃圾清运量超过31000吨,做到了日产日清,其中武汉市生活垃圾每天处理量6000吨左右,无害化处理率百分之百。
焦点1
监测饮用水源地14915次 未发现疫情防控影响水质
疫情发生后,生态环境部进行了环境应急监测。赵群英介绍,1月20日至3月7日监测结果表明,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84.5%,比去年同期上升11.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
1817个国家自动站预警监测数据显示,I-III类水质比例86.1%,IV、V类水质比例11.7%,劣V类也就是最差的水体占2.2%。和去年同期相比,I-III类增加8.5个百分点,IV、V类下降5.1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下降3.4个百分点。
赵群英说,疫情期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是监控重点,在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特征指标。
从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结果来看,累计对饮用水源地开展了14915次监测,未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水质安全的情况??沽?901次的余氯监测,受疫情防控开展消杀工作的影响,其中54次检出余氯,占比2.8%。但是监测的浓度均低于自来水水厂的出水水质标准,就是0.3mg/L,这不影响自来水厂的水质情况。
焦点2
今年年底前每个地级市建成1个医疗垃圾处置场
赵群英给出的数据显示,疫情前,武汉市医疗废物产生量40多吨。随着病例增加,最高峰时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达到240多吨。
这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有些“捉襟见肘”。赵群英坦言,疫情发生后湖北武汉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实际上,全国也出现22个市医疗废物处理超负荷运行,28个市满负荷和接近满负荷运行。
赵群英表示,武汉通过新建千子山医疗垃圾处置中心等措施,将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从最初的50吨/天,增加到263.8吨/天。目前,武汉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平稳,没有对环境产生影响。
他透露,为补齐医疗废物处理短板,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医疗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方案要求,今年年底每个地级市都要建成一个规范处理医疗垃圾的处置场。到2022年6月,全国所有县区都要形成医疗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的科学体系,从而实现所有医疗废物科学、有效、安全的收集、转运和处置。(记者 许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