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勇气,并非无所畏惧。而是即便内心恐惧,依然选择直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役里,关于勇气的故事已经被讲述了很多。但是我们依然愿意继续讲述,因为这是对英雄们应有的尊重。
带着这份尊重,经济日报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号楼4层的ICU病区的医护休息区采访了部分医护人员。
1月8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隔离病房建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师钟思知道,最艰巨的时刻来了。
“我工作6年来,第一次遇见这种事。但是没有人退缩,我们知道自己选了这份工作,就是要时刻准备好干这个?!敝铀妓怠?/p>
首当其冲的考验,便是来自身体上的负担,因为防护服的重压,已经超出了这位“ICU人”的想象。
隔离病房建好后,所有医护人员都要严格规范并执行防护流程。进入隔离病房工作前,每位医护人员要在缓冲区穿上“三层衣”——先穿工作服、再穿隔离衣、最后穿防护服。此外,还要戴上N95口罩、头套、防护面屏、防护鞋套与两层手套。
钟思告诉记者,刚开始穿防护装备的时候很不习惯,喘不过气,差点憋死在里面。
除了身体上的重压,还有就是心理上的负担,即便是老医疗人,也不例外。
从大年初三开始,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医师赵蓓蕾就驻扎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参与救治工作。赵蓓蕾告诉记者,刚来武汉的时候,驻地的大楼里恐怕只有一个人,心理的恐惧加上孤单,带来情绪上的害怕。
不过,随着在工作中不断有各地的援军加入进来,大家的干劲越来越足,疫情数据也出现积极变化,现在早就不害怕了。面对镜头,赵蓓蕾坚定地说:“这个疫情一定会被控制的!”
纾解心理压力,完全靠个人的自我排解是不够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隔离区负责人饶歆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几天前,一位老父亲因为新冠肺炎确诊且病情较重被送到ICU病区,儿子一路护送并照顾在父亲身边,结果不幸自己被感染。父子俩病情同样危重,同住在一个病房,相隔仅1米远却不能面对面相见,只能通过医护人员在中间传话。直到父亲离世,儿子因为卧床治疗也没能看上一眼。面对这样的生离死别,医护人员心理触动非常大。
为了解开医护人员的心理“疙瘩”,中南医院不遗余力尝试各种心理问卷、电话心理辅导等方法,帮助一线的医护人员疏导心理难题,让医护人员在健康的氛围中抗击疫情。
当恐惧与担忧交织,勇气与信念便能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在一线医护人员心中,可能都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还要坚持多久,但是他们知道,一定要坚持下去!
“坚守三十多天了,我还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够胜利!中南加油!武汉加油!”钟思面带微笑地说,记者看到他的笑容中,充满了坚毅。(记者:周琳、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