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基层发言你打断,畅所欲言你添乱,话题劲爆你就换,聊了半天说“不算”,写完稿件“我要看”……
半月谈记者在多个省份的基层调研采访中,发现不少基层干部面对提问时,常常出现欲言又止、闪烁其辞、转弯抹角的情况,不愿谈、不愿多谈、不愿真谈等“难讲真话”怪象在一些地方一定程度存在,这种现象不利于摸清基层的真实情况,不利于摸准问题的真正症结,甚至导致调研内容失真、走形、不完整,结果可能是“藏了真话,坏了作风,堵了言路”。
“讲规矩”与讲真话,为何竟然对立起来?其中八大怪象发人深省,值得警惕。
怪象一:访不到
现场还原:在一次脱贫攻坚情况调研期间,半月谈记者向一些重点扶贫地区的基层干部提出要到偏远地区贫困户家中走访,了解扶贫进展等。地方相关部门负责人或称“道路不通”“已经脱贫”,或表示要调研的群体在当地不存在、扶贫工作没有问题,再三婉拒。相反,他们强烈向记者推荐当地长期对外宣传的“典型”“样板”和“调研经典路线”。
记者点评:以不方便采访为由推脱,实际上是抱着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心理,只愿意宣传成绩,害怕问题暴露,不想让外界了解真情实情,或担心调研采访人员“不走寻常路”,有“意外收获或发现”。
怪象二:坐不言
现场还原:有的地方围绕调研主题组织干部座谈时,行政级别低的基层干部坐在后排,而且很少发言或基本不发言,半月谈记者再三呼唤、邀请,都不肯坐到前排,有的基层干部发言时始终打量着上级领导的表情,时断时续。在有的座谈会上,省、市、县、乡四级干部一视同仁,围坐一圈,以圆桌会议的形式畅所欲言,还进行了启发式的互动对话,效果很好。两种座谈方式,形成了鲜明反差。 记者点评:基层干部不敢坐到前排发言,说明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由于摸不清领导的意图,基层干部希望能够躲在后面先听清楚“调子”再发言,产生了“领导先说,基层后讲;上级定调,下级再谈”的现象,这甚至在一些地方成了惯例。
怪象三:聊不得
现场还原:在有的座谈会上,常常出现基层干部发言、介绍情况时,被上级领导打断、干扰的情况?;愀刹糠从秤龅讲徽?,上级领导就迅速制止并转移话题;基层干部结合自身遭遇谈问题,上级领导就插话说这是“个别情况”;基层干部想谈真实感受,上级领导就提醒“不适合在这里讲”。
记者点评:这可谓是“别人发言你打断,谈点细节你捣乱,话题敏感你就换”,一些领导干部用自己的浅显之见,充当其他人讲真话的“拦路虎”“把关人”。这种行为看似“为了别人好”“为了本地好”,实际上是掩盖了问题,堵塞了言路。
怪象四:言不尽
现场还原:访谈中,半月谈记者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算了,还是不说了”“我刚才说的都不算,以材料为准”……部分干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即便是偶尔说出一点“带感”的内容,又立即表示这些话要“收回”。一场坦诚的交流,变得磕磕绊绊。
记者点评:这些干部在面对访谈时放不开、顾虑多,一些真知灼见在犹豫纠结中磨灭,一些真实情况在“可能会对地方抹黑”的顾虑中打折扣。这种“言不尽”的情况,暴露出当地干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底气不足,导致一些真实的情况无法发现或引起重视。
怪象五:落不实
现场还原:有的干部在接受采访时侃侃而谈,虽然介绍了大量问题和情况,但谈完后却表示,这些问题在本地不存在,并称“我们这里情况还是好的”“这都是其他地方的问题”。当再求证具体是哪些地方等细节时,却摇手说“不知”“说不清楚”。
记者点评:看似虚指却言之凿凿,看似问题远在天边却又感同身受,这种现象折射出,一方面相关干部对存在的问题看得清楚、想得明白,确实想反映真实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发现问题的“邻避效应”存在,即问题都在别人家中,自家后院是干净的,处理问题时先从别人家开刀,千万不能引火烧身。
怪象六:泼不进
现场还原:有的干部在接受访谈时,完全按照准备好的文字稿“照本宣科”。即便偏离调研主题,即便被提醒纠偏,他们也依然故我,就像被事先设定好的电脑程序一样运转,一条道跑到黑,始终不离手中文稿。对于调研人员提出的新问题,也是从文稿中找“标准答案”,或干脆避开,让调研人员针插不入、水泼不进。
记者点评:这些干部把真实观点藏在层层把关的文字稿背后,组织语言时四平八稳、密不透风,害怕言语犯了地方主官“忌讳”。这些发言看似规矩,却少了真知灼见、忠言诤言,这才是最大的不讲规矩、不讲政治。
怪象七:痕不留
现场还原:有的干部在接受采访或参加调研座谈时,谈到关键话题时常常说“这一部分你们就不要记录了”,看到调研人员不再记录时,才肯继续谈下去。最终导致有的访谈,调研人员记录下来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不触及问题实质的话。 记者点评:基层干部对“留痕”普遍担心,有些话既想讲出来,不吐不快,又不敢变成白纸黑字,千方百计不留痕迹。他们希望自己的观点都在“可控”范围,不要给自己带来麻烦,这种“不敢真言”“不敢言真”的情况在不少干部中存在。
怪象八:心不安
现场还原:有些干部在参加集体座谈会后,特意派人打听上级部门对自己发言的态度,比如发言是否有“逾矩”之处。甚至还有的直接向调研人员提出,调研材料写完后,稿子要交给本人再审看一下?;褂胁糠指刹坎辉敢饬粜彰?、职务,甚至提出调研材料中不要体现其所在省份或单位的要求。
记者点评:面对调研,不少受访者抱着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的态度,有的人甚至想左右调研材料的具体写作、内容表述,这种内心极度不安的背后,既有明哲保身的想法,也有出于现实考量的无奈。(记者 李亚彪 席敏 孙仁斌)
来源:《半月谈》2019年第21期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