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出生于乡村,可是对城市中的工厂大院却有着极为熟悉的亲切感。按照我的理解,城市工厂大院是一种基于传统的家庭生活形态,就像在乡村生活的人们出门不远处就是土地,在工厂大院生活的人们出了家门就是车间。 特定的年代,工厂是土地的变形体,除了缺少乡村土地的大量土壤,工厂大院的结构与乡村形态无异,它延续的仍然是乡村土地的生产模式。不仅如此,工厂大院里人与人的交往、感情也与乡村人情往来并无不同。 并且,城市工厂大院与乡村更为一致的地方在于方向感的弱化、空间感的强化。所以,即使熟悉工厂大院的生活场景,到了不同工厂大院的门前,还是会出现对空间的不适应,哪怕它的前后左右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街道和坐标。 这种体验与乡村邻里间的相处几乎是一样的,虽然能够看到屋前屋后的炊烟,但是走到乡邻门前的时候,依旧是浮生梦醒的陌生空间感。 |
||||||||||||||||||||||||||||||||||||||||||||||||||||||||||||||||||||||||||||||||||||||||||||||||||||||||||||
出于生存的本能,在陌生的城市最容易发现这座城市和出生地、生长地的相同相似之处,因为不同显而易见,而相同的细微却依靠内心捕捉。这不仅是落脚不同城市的感觉,也是在同一座城市内部还能够勉强区分城市不同区域、不同生活结构之美的关键。 黄万松先生是地道的上海人,他从上海来到青岛,参与这座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在一次带有颠簸感的午餐中,我问他对青岛的适应程度,他告诉我"很容易,因为青岛和上海很像。" 当然,他所说的青岛和上海这两座城市相像的部分并非在于城市的文化结构和建筑结构,而是曾经有一段时间,青岛和上海都是工业(工厂)城市,尤其是 "上(海)青(岛)天(津)"并称三大纺织工业基地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 一定程度上,过去城市工厂大院完成的是现在城市郊区的功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空间的功能、完成了自身功能的生活实践。然而,最大的不同是,城市工厂大院对空间界线有着明确的要求,以现在的标准看,城市工厂大院让完全不相识的人形成团体紧密且排他的社区价值是不可思议的。即便到了现在的城市社区,因房地产开发而形成的社区重点也只是排他,聚集到社区内的居民再也无法形成过去城市工厂大院的价值体系。 不过,现在的城市工厂大多数都转移到了城市开发区,尤其是汽车工业和互联网产业几乎挤入城市每一个角落的病毒式发展,城市的生活形态改变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