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施雨岑)记者从国家文物局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1月以来,国家文物局与外交、海关等部门紧密合作,在我驻英国使馆大力支持下,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近期成功将流失英国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国。

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新闻发布会现场展示追索回的流失文物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此次68件中国流失文物顺利回归,为我国政府持之以恒25年不间断的走私文物跨国追索行动画上圆满句号,是中英两国在“1970年公约”框架下,合作打击文物走私、促进文物追索返还的成功范例,既彰显了我国政府打击文物走私、追索流失文物的坚定意志,也是多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参与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国际规则改革完善、促进国际法秩序朝有利于文物返还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成果。
关强说,经国家文物局组织鉴定,整批文物器型较为丰富,品相较好,精品较多,一些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国家文物局文物返还办公室主任邓超介绍说,国家文物局在官方网站开设了专题网页,将此次追索回国的文物、追索过程在线展示,为广大社会公众献上文物回归后的“首秀”。

这是从英国回归的部分文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从英国回归的国家二级文物——明代青瓷带盖梅瓶(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从英国回归的国家二级文物——唐三彩七星盘(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从英国回归的国家二级文物——元明时期石雕马(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文物返还办公室主任邓超(右一)向媒体介绍文物返还交接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10月16日,在英国伦敦,代表中国国家文物局的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一秘于果(右)和代表英国大都会警察局的探员苏菲·海斯签署文物接收确认书。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10月16日,在英国伦敦,代表中国国家文物局的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一秘于果(右)和代表英国大都会警察局的探员苏菲·海斯签署文物接收确认书。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10月16日,在英国伦敦,工作人员协助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清点文物。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10月16日,在英国伦敦,工作人员协助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清点文物。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