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首期“台港澳青年创客分享会”活动,我是主持人孙博。今天的活动开始前,请大家先看一段影片。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首期“台港澳青年创客分享会”活动,我是主持人孙博。今天的活动开始前,请大家先看一段影片。
为了帮助更多的港台青年在大陆圆梦,新华网从今年8月起开展了“台港澳青年创客大陆成长记”主题活动,不断挖掘和分享港台有为青年的创业故事。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就是希望通过创客和专家以及媒体的面对面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助力,为他们的创业创新点赞。
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中宣部港澳台新闻局赖素鸿处长,国务院台办经济局涂雄处长,国务院台办宣传局郑月文处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姬文林处长,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汪金福先生,以及顶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滕鸿年先生。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是本期分享会的导师团队,他们是德丰杰龙脉基金合伙人王雨荍小姐,北京远见育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至元先生,京东金融股权众筹部投资副总监杨虎,心元资本合伙人滑雪小姐,台湾亚太青年创意休闲产业智库执行长郑敏庆博士,新华社港台部副主任陈斌华先生。
今天到场的还有很多企业界和媒体界的嘉宾,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另外,我们的活动还得到了两岸媒体的关注和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晚报,以及台湾联合报、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东森电视的记者朋友今天都来到了现场,欢迎你们!
首先,让我们有请新华网副总裁汪金福先生致辞,有请汪总。
首先,我代表新华网,向各位嘉宾,向各位来自台湾的创客精英们,表示热烈的欢迎?;队蠹抑С植⒉斡胛颐呛投バ鹿婊鸹峁餐靼斓摹案厶ㄇ嗄甏纯头窒砘疃?。
今天活动的主角是来自台湾的青年创客精英。说到创客,自然就离不开创业和创新?!按笾诖匆?、万众创新”,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股时代的热潮,一股推动我们民族、我们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在世界经济低迷和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大陆前三季度经济增长6.9%,尤其是就业比较充分,其中“双创”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未来5年,中国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梢运担馐且桓龀渎嘶盍拖M摹按词贝?。
在“双创”的热潮中,来自台湾的创客朋友们,无疑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值得我们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展望下一个5年乃至10年,相信你们所代表的新一代台商,会为大陆经济发展乃至两岸经济的互利共赢,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台湾年轻朋友来到大陆创业创新,就是在用个人的实际行动参与两岸交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添砖加瓦,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薪火相传。
这里我再简单介绍一下新华网。新华网是新华社主办的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每天以11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发布新闻,用户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桌面端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2亿。据权威机构对“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传播力的定期统计监测,综合PC端、微博微信等终端的综合传播力方面,新华网在最新榜单中位居榜首。与此同时,新华网也正进行着自身的创业创新,正朝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网络媒体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互联网文化企业”的目标迈进。希望借助新华网所拥有的平台资源和互联网优势,助力大家更好地实现创业梦想,在大陆这块创业创新的沃土上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最后,预祝本次分享会圆满成功。谢谢!
接下来有请本次活动的合作单位,顶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滕鸿年先生上台致辞,有请滕理事长。
各位领导、各位贵宾、各位优秀的青年创客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顶新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滕鸿年,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接受新华社的邀请参与港澳台青年创客的分享会。 创业可能是在时下,正如刚刚听到的应该算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热门的一个词汇??墒裁词谴匆的??乔布斯从1300万美元的车库梦幻工厂起步,把别人咬过的一个苹果演绎成世界上最神奇、最伟大、最辉煌的神话。马云和他18个人的创业团队拼凑了50万元开始创业的初期,甚至当时对于电脑也不是非常熟悉,但他们今天登上了中国最具有技术巅峰的创业传奇。 这些创业不胜枚举,他们的创业不仅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辉煌的人生,更为社会创造了无限的财富,改变了现今的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对人类的发展以及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全球网民了解中国最重要的窗口——新华网,这次举办“台港澳青年创客”活动,不但为台港澳青年创客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创造了合作的契机,更通过宣传台港澳青年的创业故事,影响了更多的青年朋友们,促进两岸三地青年之间相互学习、交往与交流。 促进两岸文化教育的交流一直是顶新公益基金会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顶新公益基金会自2010年10月成立以来,汇聚集团的力量,持续在教育工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以及扶贫赈灾这三个领域善尽企业的社会责任,凭借在公益慈善事业的突出贡献,以及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督促和指导之下,顶新国际集团已经连续五年荣膺由民政部颁发的,中国慈善领域当中的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
今年五四青年节李克强总理在给清华大学学生创客的回信中曾经特别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青年愿创业,社会才能生机盎然,青年真创新,国家较会朝气蓬勃。在政府大力培育创客文化、健全创业辅导制度的背景之下,以创新来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的确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今天,来自台港澳三地充满活力的年轻创客朋友们,大家会聚在一起,用大家与众不同的敏锐、勤奋和思维,在波澜壮阔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画卷上书写着大家与各位的传奇,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台港澳青年创客活动的平台吸收更多的养分,帮助各位在这里圆梦。 最后,祝愿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感谢滕理事长的致辞,以及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下面我介绍讲一下今天的具体环节,每个项目团队将会有10分钟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进行介绍。结束后,大家可以对项目提出问题,请分享人回答,同时创业导师也可以为项目提出建议或观点。4组团队都结束后,将开放现场媒体朋友以及嘉宾和创客们进行自由交流,时间为30分钟。
接下来进入主题环节,首先上台的项目是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作为众筹模式的开创者,点名时间从2011年运作至今,已经孵化了无数的项目,累积了不小的知名度。大家都知道,电影《肿瘤君》的原著漫画,就是从这里完成众筹,得以发行的。今天参与我们分享会的,是点名时间的创始人兼CEO,来自台北的张佑,欢迎他登场。
我是1979年台北出生、台中长大的台湾人,2006年10月来中国大陆发展。以前我是互联网圈开始起家的,从设计师到产品经理,一直到台湾的新浪、奥美。2006年我到北京做的第一个项目叫快拍公园,点名时间是北京的第二个创业项目。我们上线到现在已经4年了,不算特别新的新手,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还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也希望今天能听到其他几位导师的建议。
我快速地讲一下点名时间过去在中国做了什么。这是点名时间的首页,我们在中国众筹领域是最早的一家,现在基本上在中国讲到众筹平台一定会提到点名时间,就是因为我们是最早做的,甚至“众筹”词汇是当初我们和媒体交流时定义出来的。现在我们开始比较专注于科技领域,首页大多是与智能相关的产品。这是我们的APP,用户可以在上面和团队交流,也可以看到我们推荐的,目前全世界最新的科技产品。你可以和上面的一些专家、达人互动。
那为什么点名时间能够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我们具体做到了什么呢?首先,我们是众筹的始祖也是定义者,我们是最早开始众筹的。在中国进行试水,前面两年做得非常辛苦,没有人知道众筹是什么,还有人以为我们是非法集资。慢慢地我们也和官方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大家才发现原来这是电商的变形,能够帮助很多初创的团队更顺利地把他创新的产品和创新模式推广给大家。
中间我们开始聚焦在智能硬件,在科技的领域,特别是跑到深圳、上海、杭州、北京很多地方,和在中国原本做制造业做得非常辛苦的厂家交流。后来发现原来他们有非常强烈意向,想要推出自主品牌。我们结合过去点名时间的优势,做品牌包装和推广,拉了很多团队在我们平台上做曝光。所以我们同时最懂智能硬件,包装能力也很不错,同时我们也是科技的意见领袖,因为专注于这个领域,智能硬件很多创业的小伙伴并不知道接下来路怎么走的,我们会把国外最新的发展趋势“喂”给大家。我们很自豪的是我们经纬中国所有投资里面的300个的投资中的一个。这是我简单拿出来分享的案例,包括智能插座、智能开关,到最近很火的无人机。当初这些团队还在十几个人的阶段,还没有拿到天使资金,甚至刚拿到天使资金和我们接触。上了点名时间后,他们获得了包含京东甚至小米的投资,收编成他们整个生态链的一环。像中间这家合肥公司,当初叫智趣,小米通过点名时间发现到它,投资了这个团队,和他合作推出小米手环。
很多团队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接触到VC,我们自己本身和投资圈的关系很好,也可以帮助大家介绍资源。整个智能硬件圈我们的影响力覆盖了将近98%,基本上所有做科技产品的团队都知道点名时间,同时我们也帮助VC发现号项目。过去2014年4月到10月这半年时间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发现有22个团队因为上了点名时间最后获得VC的青睐,拿到融资。我们还特别去问他,你真的确定这个投资人是因为在点名时间看到你的项目才联系的吗?这些答案都是“是”。总共有22个团队,每个团队拿到200万美金,这是我们这个平台的很重要的价值。当然还有一些销售渠道、媒体,只要关注智能硬件和众筹的都会到点名时间找这些项目。
同时,我们也在做一些线下的活动,帮这些团队在线下接触更多的媒体,或者是更多的国内外的厂家。第一个方式就是通过10×10趋势大会,在台上讲趋势,在台下让他们在那边交流,每场都是2000人规模的,都是满满的台下全部都是创业者,都是做科技创业的团队。我们第一次办的时候是2013年底在北京,第一次办就来了700人,第一次办就邀请到小米的长官过来和大家分享。第二次800人在深圳,第三次也是在深圳,已经到1800人。最后两次是上海和深圳,也是2000多人的规模。这个大会办得非常成功后,我们就在想,很多团队会参加一些会展,但初创团队经费有限、自己包装能力有限,只能窝在小摊子里面,放一个易拉宝和海外厂商交流,可是海外厂商看到这样的形式,是对你没兴趣的。我们就换了一个形式,把整个会展的其中一大块包下来,做一个统一的包装,帮大家把整体的形象提升起来,你也有自己放海报的地方,但是你整个效果就会原本的形象好得更多。人家一看,一整区黑色的非常酷,一家家看下来,他就觉得这个收获很多。对厂家来讲是如此,对团队来讲,他也发现这个区域其他角落的效果好非常多。点名时间做这个事情也可以赚钱,是三方面都获益的模式。
接下来就是简单地和台湾朋友分享我们的一些经验。成功的经验大家都很多,我们发现失败的经验其实都有一些共性。第一,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这是VC第一个问我们的问题,你做的东西市场有多大?如果他发现不大,后面的根本不想听。所以首先你要选择一个足够大的市场,这是很多台湾朋友来中国大陆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台湾的市场很小,我们在一个小地方成长,你的思维会很容易局限在非常小的区域里,例如开一个咖啡馆。如果和大陆VC说开咖啡馆,没有人理你,你要做的是规模效应,这是几亿人的市场。
第二个经验,就是找的伙伴对不对。我特别要讲这一点,这是因每个人的专长而定的。比如我擅长营销、包装,我可能要找的是技术伙伴,每个团队组成不一样,这和你做的事情有关系。你找的团队对不对,你跟他的股权关系对不对,都会影响投资人投资给你的意向。我们最开始最大的错误,是我们三个的股份全部都一样,VC看了以后就说,你们这三个人到底谁在作主?我说我是CEO啊,他就说你的股份和他一样,你在推行一些事情时,别人不认同你怎么办?这家公司就卡死在内耗中了。现在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过程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再来就是足够的资金。创业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你没有办法掌控、无法预期的状况。可能比当初预期的多花三倍的时间才能完成。比如你预期三个月内做完,但实际上是九个月,如果你融资只融六个月,那第六个月你就死掉了,虽然你在对的路上。
第四点,不接地气,也是台湾人来中国大陆发展最大的问题。你不了解这边人的生活习惯,你不知道他们平常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像滴滴打车一样在台湾是无法生存的,台湾的士的水平太高了,有些司机还会在车里放花,如果用同样的经验来大陆,你根本无法想象他为什么会这么成功。
后面这三点是我们最近半年的心得。首先是不要太高调。中国大陆竞争非常激烈,大公司包含京东、淘宝,都会跳下来做一些战略布局。而你是一个小公司,你在夹缝当中求生存,我觉得高调不是好事。例如知名媒体报道你融资几百万美金,就是给别人一个讯息,说投资看好这个方向,你的竞争对手就变多了,所以高调不一定是好事。
再来就是不够狠,台湾人比较温良恭俭让,对员工也是如此,希望让员工特别舒适。但是这个套在大陆行不通,你必须要告诉团队,我们是战斗的状态,是像军队一样,早九点到晚九点就是加班,必须工作在一起,才会有奋斗的感觉。我在美国读书又在台湾长大,如果我们学美式做法,给员工咖啡馆式的环境,他就像每天到这里喝咖啡,就没有斗志了。
最后你要知道自己的弱点,每个CEO都有自己无法跨过去的点,早点认清这个,找一个很好的帮手补足,你会减少走很多的弯路,会更快的成功。
这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谢谢张先生带来的点名时间的精彩分享,讲到后面经验的分享,我看到几个团队都在时不时的点头,确实切中了创业者心理的要害。接下来我们有短暂的交流时间,时间交给我们的导师们。
我想了解一下,当很多VC问你的时候,说你没有选择一个很大的市场,你怎么回他呢?
我们和VC聊之前已经做过研究,众筹基本上有一个定型,美国的众筹市场有多大,拿美国的市场做一个对比就很容易答复。比较难答的是,你怎么确定美国的市场确定中国的市场呢?你在中国是更大还是更小?你得找出差异,比如我们认为众筹是比较中产阶级的群体,才有办法有额外的钱支持别人。那这些给钱的人数是多少呢?我们从收入、经济能力和大学做一些交叉对比,抓出一个数字,差不多1000万左右,核心的众筹群体。
面对京东、淘宝这样大的巨头一起做众筹,你未来会怎么发展呢?我觉得你和大部分的众筹不太一样,因为你是在做一个很潮、很新奇特的硬件的发现平台,所以你觉得你跟他们最大的差别会是什么呢?
我们和京东的关系一直很好,谈过一些战略合作、融资,交流过很多次。所以有一点又像朋友,又同样在耕耘一个市场的感觉。现在我觉得所有的创业者都已经知道了,最后都必须要选边站,因为台面上的老大BAT三家,在各个领域都有布局,你最终就是选哪一家和他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我们现在的思考是,你怎么样能够找到巨头做这件事背后战略价值,如果你能够补足缺乏的,你对他就会有很大的价值,那也是我们很好的出路。
你会不会找一些国外的智能硬件在国内做众筹呢?因为我觉得这是很大的市场,因为国外很多工业设计都很发达,他现在都很想进大陆,但它不会。
这是我们已经在研究的方向,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我们有在硅谷投智能行李箱,我们可以一起合作,他们很希望能进大陆,但他们真的是不会。
张先生你好,我们知道点名时间是很有名的项目,我们投资经理也会在您的网站上看一些智能硬件的趋势,而且在同行业里面,点名时间是算老牌的,整个市场表现算比较好的一家。我看到刚才您讲到,你们也在帮团队做广告包装、整体的市场靶向思考等。张总您能否讲一两个在您的平台上比较成功的案例,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呢?
我们参与最深的一个是杭州的小K智能插座,他之前的第一代产品是在点名时间上做的。那时候我们没有给他任何支持,他的众筹金额就突破200多万,我们当时很惊讶。第二次接触时,我们特别飞到杭州和他进行深入交流,看他们当时的产品介绍,我们就说你这样不行,我们赶快帮你,把功能定义梳理得更清楚一点。当然,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制作费,和平台没有关系,而是像广告公司一样的收费,后面如果你筹资金额能冲高,我们在筹资金额里面再分25%。
他听了以后觉得很高兴,因为他觉得这比传统广告公司200万做全案的包装省太多钱,而且这是大家在同一条船上,不像传统广告公司包装完了,以后卖得好不好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来往相互跑了六次,现在国内智能插座除了小米之外的品牌,大家都会提到他,后来他也的确获得VC青睐,拿了2000万美金融资。
所以我们带来的一部分是C端的销售,一部分是其他方面的资金来源是吗?
对,其实绝大多数团队给我们的反馈是,上了点名时间公司的估值增加了,这给了他们更大的价值。因为众筹金额毕竟是小部分人群在运作,那只是一个市场的验证,真正的销量还是得走大的销售渠道。所以我觉得前期是给品牌团队的包装,这是最有效的。
感谢王雨荍小姐。
下面要出场项目,和年轻人求职就业有关。现在年轻人求职,两样东西非常关键,一个是令人惊艳的简历,另一个就是有用的人脉资源。下面登场的这个项目,初衷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欢迎Himelight联合创办人郑依明、郭泰颐,为大家带来今天的分享。
大家下午好,我们是Himelight,我们想做的事情是一步步地打造未来式的商业社群。我是郑依明,90后。今天是第一次来北京,读书时我就很想来北京。在学校里我们已经开始创业,这是我第三个项目,失败了两次,第三次终于来到北京,非常兴奋。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介绍Himelight,我们想做的事情,是一步步地做一个商业社交平台。从我们自身的经验开始,帮大学生打造好的简历这很重要。我们知道大学生求职需求越来越强烈,不管是找一个实习机会,或者毕业的时候找一个好的职涯,一份简历都非常重要。但是很严重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做好一个简历,一是格式,WORD好难用,常常加底线、背景一整篇就跑不见了。二是大家也不知道专业的标准是什么,字型、排版、间距都不知道,所以Himelight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打好简历所有内容,按一个键就有专业的简历出来。而且我们的版型既能体现个性化,还有专业化,让HR看到你简历的时候,马上知道你的优势在哪里。
产品做出来后,我们找了一个前辈咨询,问他如果你想在台湾试市场,会找哪一群呢?他说找台湾大学的学生,因为他们是全台湾对简历最花心思的一群人,如果你能解决台大学生的问题,你就能解决台湾学生的问题。我们马上回到台湾大学,在课堂上教学生做简历。那次教学之后,我们收到一封Email,他说谢谢Himelight,我的简历借由你们的平台得到了微软的工作。我们的产品真的达到了某种价值,这让我们好开心。 之后我们开始修Bug,口耳相传之下产品已经有了3000名大学生使用。也因为这样,得到台湾电子媒体的报道。
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越来越会应用社群达到一些目的,很自然、很专业的。我希望我的职涯长什么样子,我就在Facebook写我要什么样的东西,通常有很大的机会拿到某部分的好处。所以我们发现他们很擅长做这件事情,利用关系得到机会。所以我们从简历出发,开始做服务。
我们找设计师,做了一个非常有质感的个人页面,让用户大方地介绍自己。我们平台上每一份履历,都是一张名片。我让你管理你身边这些学长姐的名片,让你了解学长姐的过去,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关系,让他们成为你职涯上的贵人。
另外我们做了引见和分享。有一个学长给我一个行销的工作,我说我在创业没办法,但是我商学院有很多朋友绝对有兴趣,我就介绍给他。他说谢谢你给我这么好的机会,我说没关系,你有好机会再介绍给我。这种互助的行为,绝对是应用社群时代的好东西。这也是我们从个人品牌,到关系,到互助的升级。
除了求职,创业时最常做的也是引荐关系和介绍。因此我们回去找了台大负责学生创业的组织TEC台大创创中心。我们办了一个心创实习媒合会,用用看Himelight的功能,用用关系、引荐和个人品牌,看看效果怎么样。在这上面我们帮助了50家公司,收到300份履历,这是历年的最高值,一样也有成功的案例。这是一个新创公司,他的职位一直找不到好的实习生,在我们的平台马上找到,他发现从引荐的关系介绍得来的机会多么好,需要照顾的成本多么低,他说未来新创圈一定要用这个方式招募。这小小的成功开始让我们在台湾有很多新创资源来谈合作,支持我们。我们也非常开心,其实我们网站才刚开始,才刚做完履历没多久,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
明年开始我们会有计划地在大陆市场开拓,希望帮助青年在职涯上互助发展,能够借由关系得到他们的好的机会,也帮助我们在台湾这批优秀的人得到更好的机会,不管是海外实习或者是新创机会。
我们现在也开始与一些投资做接触了,开始在大陆这边寻找好的孵化器,也开始与一些这里的高校联系。北京人才多、高校多、资源多,那么我们就从北京开始。
但是我们Himelight真正想做的并不只是职涯,绝对不是这样,我们想做什么?我们有什么?我们做了个人品牌打造,每个人在我们Himelight上都会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才,在上面展现自己独特的点,展现自己的优势。
我们还做了人脉关系的经营,很多个人品牌聚集在一起就有人脉了。我们让大家在这里面发现自己的贵人,在人脉的互动中会有机会产生,我们又继续做了机会的媒和。个人品牌、人脉关系、机会媒和、交流互动,就是好的商业社交平台上很重要的元素。我们的梦想和愿景就是要做一个商业的社交平台。我们希望帮助每个人在Himelight从打造个人品牌开始,进而做关系管理,最后帮助都能成功地进入社交平台。
我们的团队平均是90后,都是有热情、有冲劲的年轻人,还有一些伙伴在外商公司工作,像台湾雅虎、微软,都跳出来实现这个梦想。另外我们都是男生,也不会有感情纠葛,每天都相亲相爱的。我们是Himelight,我们想一步步地打造我们的梦想,就是社交商业平台,我是郑依明,谢谢大家。
谢谢郑依明给我们带来非常青春洋溢的分享。我们看到了90后很多朋友们的特点,也请导师团队向他们提问。
非常感谢郑总的分享,我觉得咱们的商业模式可能更倾向于用工具切入社交的市场。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就业市场和求职市场是第一屏的市场,如何绑定用户增加黏性呢?第二个问题是大陆的互联网市场流量被巨头把持得非常厉害了,咱们如何获得用户呢?这是两个问题。
我们的确是从简历出发的一个工具型的方式切入市场,我们现在是希望赶快把后面那部分的关系和引荐接上,大家做引荐不是做职涯,生活上很多事情都可能借由这个完成,我们是希望以做简历的方式,借助价值的提供,让用户更高频率的上我们的平台。现在基本上确定我们做简历的话,User是起得来的。
第二个问题大陆互联网市场有巨头把持,我们发现年轻人使用网络慢慢有一些质量上的改变,就像招聘模式现在越来越新,现在年轻人的概念是,哪个符合我的个性我就用哪一个,我们做这件事情就要一步步地叠出,现在年轻人该有的方式。我们希望利用自身的经验和了解年轻人的程度,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有一点点的机会。
我想请问在大陆500强企业不管是中国500强或世界500强,他们都会到大学里面做专场招聘,那对于像这样的两岸不同的招聘模式你们会如何修改你们在台湾的模式来引进到大陆呢?
关于招聘,我们也询问过很多前辈,给我们的反馈不一样,但有一个结论是,不管是哪种招聘模式,他们要找到的核心是适合的人才。那怎么样找到好的人才,并不是改变你的方式,可能网站找不到,就直接冲到学校去找,这个概念并没有改变太多。那借由关系,可以做到某种机会点的招聘,让里面的质量不太一样。我们也和一些比较大的公司招聘主管讨论过,对他们来说,现在年轻人非常难招,每年都要花一大笔钱在招人。他觉得如果有一个新的产品他绝对愿意试,如果它是一个低成本、高报酬的产品更愿意试。因为对他们来说,现在大家从网站的招聘到校园招聘,校园招聘人一多,竞争激烈,其实他们招的品质已经越来越下降了,他们更愿意尝试新型的,符合年轻人的招聘方式。 对我们来说我们确定台湾这边的可行性是高的,我们也渐渐地想往大陆发展,也开始找一些大学进行合作,我们希望更能了解这里的市场,概念大概是这样子。
自由行,成为越来越多人到台湾旅游的首选方式,它的优点是没有旅行团的束缚,缺点就是,出行前必须准备厚厚的攻略。如果你可以只靠一台手机,就能在台湾连接免费wifi,叫车、租车、查附近靠谱的美食、景点,还能网购伴手礼,或者规划行程,旅程是不是就变得轻松许多呢?下面出场的这个项目,就是这样一个私人定制型的旅行应用,台客带路。为我们分享这个项目的是台客带路创办人兼CEO林俊毅,欢迎林先生。
大家好。我是一个打工仔,帮很多中国老板打工,包括温州人、上海人、香港人。在2014年的时候工业局和观光局有一个APP大赛,我们做了台客带路的APP,在2015年参加了阿里的创业大赛。后来因为台湾市场太小,我们又增加了日本,做了“霓客带路”。慢慢成了一个“路客联盟”,之后还会有其他地区的推广。
我们的APP设计,就是为懒而生,让大家在景点旁边轻松找到衣食住行。我们当时VC说要做单点突破,做太多不好,但是就游客的角度,去一个地方当然希望有一个APP,有一个服务专线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我们这是旅游的管家服务。我们做成懒人自由行,这绝对不是机+酒,而是自己可以随心旅游。所谓懒人,我们分几个等级。首先是大懒,就什么不要管,就告诉我们多少天、多少预算,我们可以给你随身定制,注意我们不是旅行社,而是平台;其次是中懒,也是半自由行,可以选择形成+机+酒?;褂行±粒褪亲匝〈锶诵谐?,我们平台是让所有合法的大陆和台湾的旅行者上来,你在这里也是由专家帮你选择产品,这个平台买的东西是高品质可以放心的。
这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和收费来源,??榛臼阶楹鲜降乃饺硕ㄖ啤J紫任颐遣皇亲雎糜?,是做目的地体验,所以旅游先行,以后希望做文创。你不到台湾不知道,台湾的凤梨酥和天猫的200块的凤梨酥有多大的差别。我们现在做的是垂直平台,做得很深,整个全台各地方的旅行社资源,提供给大懒的消费者,由专家提供服务做定制。
总体说来,我们做的是??榛杓粕⑵分士毓?、代收代付,然后是文创产品。现在也在卖土特产,B2C的模式就是模块化的私人定制,这就是产生一个好的产品。例如设计了去阿里山和日月潭的九人专车,随时可以扫码预约快速又便宜。我们还会创造新的旅游资源,比如和孔庙合作,让大陆小朋友可以到台湾上国学,课程结束还有一张证书,使得这不仅是旅游,更是生活体验。
我们的B2B能力在于哪里?了解客户、设计产品。所以我们会设计一些产品委托台湾的旅行社执行,然后将它撮合给大陆的渠道,我们收的是旅游咨询费,这就可以促进两岸的旅游有更好更深度的合作。
我们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因为我们有台湾官方支持,提供给用户的资料是永不过时的。我们的APP大概有20万,从以前开始算就会很多,真正的价值是微信会员,实际消费有1.2万人,这个可能比APP价格高。尤其是大家旅游完还会买土特产,很多人回来之后过了一周后开始买土特产,带了六盒凤梨酥回去后,发现还需要八盒,于是订购就来了。这也证实我们的模式是可行的。
最后大家可以扫一下我们的微信服务号,可以更了解我们的产品
谢谢林先生的精彩分享,接下来欢迎各位提问。
我刚好对这一块比较有兴趣,你做的这一块其实是很细的,很深入的。我想知道,第一你真正的赢利模式是来自于你这个服务费,还有一些土特产的消费,还是有其他的?
有些旅游平台流水很高,但自己的收入很少。我们的毛利很高,因为我这个平台旅游,全部是旅行社。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比如我是大陆的游客,你这样的定制化会吸引部分的人群没有错,但能够吸引高端的人群吗?
我觉得旅游会几端分化,我们为了做1.7亿的新富人群,先让会员积累在这里,之后再考虑后端收费,就是台湾和日本的文创产品。
大陆有一句话,现实很骨感,理想很丰满。你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讲的可持续发展,短期有兴趣,但是最终要可持续发展。协程和去哪儿在竞争,最后就合并了。你现在的模式最后也是并购到一个大的机构里面去,因为有一部分很难去OTA,除非是依赖他们,你们手上没有操作这个流程的APP,怎么去结合一些东西,你将来要做一些思考了。
老师您说的是对的,问题是并购多少钱,我的策略是地头蛇策略。旅游业者告诉我,未来的旅游团慢慢会越来越。所以很多人是提供一个服务,只是让他依赖这个体系。被并购要看自己的能力,要看你的地头蛇到底有多强。
去台湾旅游,有一种台湾美食大家肯定不会错过,那就是牛肉面。平常大家想到牛肉面,可能是饭馆里,等着师傅做了端出来的,或者就是自己拿开水冲出来的康师傅牛肉面,但今天我们最后这一个项目,要给大家带来一种牛肉面的全新做法,让我们欢迎,卤豆团队。
大家好,我是来自台北的彭思舟。我这个项目就是四个老男孩,一碗牛肉面。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呢,刚好就是克服了刚才张总讲的,失败的几个原因。首先第一个市场不够大,我们这个市场很大的。第二个团队的结构要找到对的伙伴,我找到每一个团队的成员都比我有钱,而且有钱非常多,让我们可以支撑非常久?;褂幸桓霾还缓荩颐撬母隼夏泻⒓悠鹄匆还彩?60岁,够狠了。我是来自台北,是大学教授也当过记者,过去也创业过,失败的经验非常多。我们的CEO来自于上海,身价数百倍于我们。团队里还有来自台北的宋先生,还有香港的周剑光。我们是一个两岸三地人才的新创团团队,共创中国梦。我们在经验上,在执行力上,在整个永续经营的能力上都是非常好的。接下来关于产品和市场数据交给卤豆集团的执行官马赍来介绍。
我今天主要的议题是一碗面条,如何改变整个世界。今天我们说的是创业,创客这个主题。每一位创客在今天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我们想这怎么去改变这个世界,怎么样往我们自己家人以及这个社会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我是莫名其妙被套上创客的头衔,刚开始做这个项目是一个简单的初衷,当年苹果电脑在车库诞生的,现在还有特斯拉汽车的改变,包括淘宝和微信。其实很多的创业的过程最终决定了我们的内心,就想改变这个世界,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公司的源头是一帮很好的朋友,没有任何的利益,没有任何所谓的创业要求,拿多少资金的风投,只是想做一碗好吃的面条成立的。我们17个人在每个领域里面都是很牛的人,周总是做机器人的技术,我们团队有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每个年龄层都有自己的特色。70年代的人可以做一些决策和公司里面别人做不了的事情,80年代更适合做一些执行的事情,90年代更适合做创新的事情。我们这个团队希望更融合更多优秀人才,我们不局限于所谓的港澳台,我们团队还有日本人,还有国外人,当我们有更多内地很多优秀的人才希望加入我们。
我们这个项目的原起很简单,我自己是一个吃货,最爱吃的就是台湾的牛肉面。但大陆所有的牛肉面,包括康师傅的私房牛肉面都没有台湾做的好吃。有没有可能把台湾的大师傅每天帮我做一碗台湾的面条。现煮立食,如何实现,我们用了第一个技术就是机器人技术。所有大工艺的指标可以通过机器人的数据分析和时间的安排,有步骤的呈现,我们认为有了这个机器人,就可以做出一碗好吃的牛肉面,但是在哪里吃到呢,这就是第二个问题,自动贩卖机。这是在日本诞生的,我去看了贩卖机,有卖饮料和小吃的,日本也有卖拉面的,但是是用水泡出来的,到目前没有一台实现我需要功能的机器。我们认为机器人+自动贩卖机+面条本身,就可以实现立等可取的一碗面条。
我们用了7个月的时间,做了这台全球第一台全自动煮面机,体积是2米宽,1.2厚,相当于两台自动贩卖机的大小。我们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是“卤豆”,这个头像是我按照我女儿的头像设计的,台湾有一个品牌就是张君雅小妹妹,我用了我女儿的头像。为什么叫卤豆,其实很简单,就是英文面条的意思。当时叫卤豆,有很多好朋友起了很多好名字,甚至有叫面面俱到等等,我们认为卤豆相对来说比较Q和互联网精神,可能在国外会有更多互动的场景,并且卤豆卤豆,我们埋下了一颗新的种子,我们认为它是一个从零开始的项目,一不小心也有可能做成顶新这种大企业。
我们的第一台机器是24小时全年无休,二维码扫描就可以支付,一分钟就可以煮好一碗面。在7月23日我们做了一个发布会,包括新华社很多媒体都做了报道,非常感谢。
我们做完一代机器之后,发现很多问题,第一个是机器体积过大,第二个是物流配送会出现一些状况,第三个是团队组建各方面不够成熟。7月份做完之后我们迅速做了第二代,体积宽度是1.6,厚度1.2,高度是1.9,体积比一代缩小40%,但是一代的面条是60碗,二代是90碗,我们希望将来更加符合客户的需求。
安全、美味、评价还是这件事情的核心,包括全程冷链,机器内部是零下18度,我们有严格的监控的流程,也有自动的内部清洗过程。除了刚才的食品安全以外,我觉得二代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配送保障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认为这碗面条出来的原因。我们把PC端和云端,所有的仓储、物流都做完了,便于12月份进入市场之后客户和用户更好的互动。第二件事情是一碗面条美味的标准很简单,肉要够扎实,现在面条只能吃饱,但是这个汤非常重要,是用骨头熬出来是非常好吃的?;褂形颐侨衔?,这碗面条不光是台湾的红烧牛肉面,目前开发的有上海的红烧大排面,还有日式豚骨拉面,还有泰式的海鲜面,最高定价是20块钱,最低是12块钱。
我们虽然是一个小小的面条,但是有一个大的目标和梦想,未来这个面条可能会出现在写字楼、火车站、医院、学校等等。刚才我们去新华网旁边洗手间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冰柜,把这个冰柜撤了之后就可以放我们的面条,用这个之后大家都可以吃到。我认为面条拿到北京来会比这边的更好吃更方便。
卤豆其实不光是一个面条的机器,我们未来应用场景非常多,会做自己的专车,会去一些大型的活动,包括一些自然灾害的地方,我们希望把这些口味和安全的食品带给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经营方式刚开始会全部直营,北京、上海,甚至到武汉。未来会加盟,包括和媒体合作,在二代机器的机身会做一些公益和食品的广告。另外我们会将已经做自己食品的研发团队,并可扩张食物种类,不光可以做面条,可以做鸭血粉丝汤,做小吃、主食,甚至是西餐。
一碗面条能否改变世界,其实改变世界这个课题比较大一点,我小时候经常有人说一句话,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我们想通过这代人,通过我们的团队,通过现在社会上所有的资源,呈现给大家更多更美味的食品,这是我们的初衷.希望我们不忘这个初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把每一碗面条送到每一个客户手上,这是我们来这个活动的主要目标,在这里谢谢大家。
谢谢卤豆团队带来的分享,不管这碗面条能否改变世界,起码能改变我现在的胃,应该让他们在吃完中午饭之后出现。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那么导师团对卤豆团队有什么点评或提议?
可能这几个团队里面,唯一这个团队的创始人跟我认识是超过20年的,是我的老同行,而且他们的故事也是最早我这个部门挖掘的,包括四个小男孩一碗面。我知道做食品很难,尤其他们选了那么多功能,我比较了解在大陆会面临很多政府监管部门,卫生、市容,再加上LED屏,还有城市建设的也要管你,这么多部门监管你,怎么来突破,这碗面条做成功就是规模要上去,我请问一下这个团队。
这个项目在启动之前,把市场上所有的贩卖机我们都研究过.首先我们说我们有几个技术,目前用所有食品里面最高标准,包括一双筷子和一个饭盒,饭盒全部都是PLA的,是玉米淀粉的,包括高温消毒和冷链技术,这些都是为了呈现更高的标准。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我们只能做到我们认为了解这个标准的最高。我们希望把这个标准提供出来,希望到每个城市有监管部门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一点点细节,把这个产业做好,把自动化智能餐饮服务业。
每台机器的成本是多少钱?
我们当初设定的标准是差不多4万块,一代做出来是7到8万,二代差不多是12万,原因是还没有量产,你机器的开膜成本还没有分摊,如果量产之后我认为会降到4万。
我看了你们整个PPT,我认为你们在设计上面很棒,延续了台湾设计的精美,四个大男孩比我当年一个小女孩确实厉害,我读大学的时候在学校想创业,就想做自动贩卖机,当时怎么算都不赚钱就没有做,你们做了就很厉害。我读大学调研了做饮料的机器,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问了他们公司的一些人,他们都讲这样贩卖机是不赚钱的,作为大的饮料商只是为了体现一个自己的品牌,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我想知道这个面条肯定附加值比饮料要高,一台机器比如一个一月正常的预算能赚多少钱,不算广告。
关于收益的问题,如果没有规模的话,理论上赚不到更多的钱,如果有规模的话,因为这个设备的应用场景非常多,的确有很多需求,特别是一线城市高端白领的需求和一些工厂。我的心不黑,一台机器装满100碗面条,每天卖完10碗面条肯定不亏钱。第二,我分析所有自动贩卖机的标准,平均每台机器很好的点位,上海叫五个橙子每天卖掉的饮料数是60,一台机器平均有3.6万的销售,你算一下这台机器大概多久能分摊完成本。我认为新的事物尝试一定有很多机会也有风险,我们公司未来有主体、硬体,市场的培育和市场的引导,现在有很多互联网的方式,比如饿了吗,大众点评,只要我的口味比别人好,我相信有更多人接受我这个项目,因为我卖的不贵。
谢谢几位的分享。到这里,我们首期“台港澳青年创客分享会”就结束了,还意犹未尽朋友们,可以在会后留下来进一步交流。谢谢今天前来参与活动的各组创客们,谢谢各位导师和嘉宾,还有现场的媒体朋友。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平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