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题:科学运动,客观认知,科技助力——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谢敏豪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 吴俊宽
突如其来的疫情激发了民众对健身的热情,也让更多人认识到科学适度运动的重要性。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谢敏豪建议,运动要循序渐进,同时要客观认识运动处方的作用。
循序渐进是运动原则
谢敏豪今年带来了一个有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提案。他表示,近年来全民健身的热度本就很高,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倡导全民健身也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里。
据他观察,疫情期间的体育活动出现了一些新形式,“不管是直接参加体育锻炼,还是举办或观看比赛,都进行了方式的改进与反思”。很多赛事活动从线下移到线上,一些国家队举行了多地同步、网络直播的选拔赛,居家锻炼的形态也更加多样。他认为,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的健身方式都可以在家里进行,效果也不错,类似的项目可以进一步挖掘推广。
不过运动需合理适度。近期发生的因运动不当导致受伤甚至死亡的案例令人警醒,谢敏豪提示:“健身最强调的就是循序渐进。”
他举了自己工作时的例子,“在功率自行车上给人做无氧运动测试的时候,也就是通过竭尽全力做一项运动来测试人的无氧运动能力,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比如20分钟到半小时的跑步,活动开再测试就没事。但是如果有人偷懒,准备活动不足,测试后会很难受,甚至会呕吐”。
同时他建议,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锻炼之前最好去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估。“尤其要提醒高血压病人,血压高是因为血管质量出了问题,而运动通常要升高血压,给血管更多的压力、更大的刺激,如果控制不好就会破坏血管,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p>
客观认知运动处方
全民健身热潮下,运动处方的说法越来越流行。谢敏豪首先澄清,处方是一个专用词,需要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生等开具,通常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我个人认为,普通人日常锻炼身体叫运动方案更合适?!?/p>
至于运动处方,谢敏豪介绍,很早就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比如脑中风患者要逐步锻炼肌肉力量,可能要从走路学起,康复医生制定方案、康复治疗师指导病人运动,这就是运动处方的应用。而近年来,运动处方逐渐受到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关注,帮助其加强肢体锻炼、心肺功能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缓解往疾病方向发展、或加重疾病的趋势。
从行业从业者角度,谢敏豪认为,这些年高等教育中逐步建立起运动康复等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越发受到重视,医生也更注重运动科学知识的学习?!耙郧坝械囊缴到ㄒ槭实痹硕啥嗌偈鞘实??所以一定要具备资质的医生来开具运动处方。一个真正有效的运动处方要很慎重,要根据科学依据制定,且科学地实施。”
他强调,要客观看待运动处方的作用,它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病症很轻的时候,运动也许能够缓解一部分症状,但是运动替代用药一定要慎重,要经过严格评估和医生的监督。此外,运动处方的开具需因人因症,根据个体差异量身打造。
“至于所谓的‘运动抗疫’,运动当然有很多益处,确实运动能够提高免疫功能,这次疫情中也发现体质差的、年纪大的、有基础病的病人更容易发展成重症。但是否运动跟是否会感染并没有必然联系,即使是运动员也同样会感染?!?/p>
全面推进国家队营养保障工作
谢敏豪介绍,如今运动员营养问题得到高度重视,被提升至跟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尤其从去年起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建立起运动营养师队伍,为基地餐厅及部分国家队配备了营养师。今年还跟中国营养学会合作,启动修订运动员膳食营养标准工作。
“特别是冬季项目,这次冬奥会力争全项目参赛,很多项目我们的发展经验都是空白,这些运动员到底吃什么?需求什么样?都还在探究?!?/p>
谢敏豪介绍,在短道、花滑等队伍训练的北京首钢基地,餐厅配备了智能餐盘,实时记录运动员所拿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方便对膳食摄入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科技冬奥”无处不在。此外,还有临床、运动营养等领域的专家为运动员们服务,指导运动员用餐、解答疑惑、普及知识。
“我们也计划给队医进行相关培训,希望未来队伍在外集训时,队医能够在营养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毙幻艉浪怠?/p>
好在如今运动员们也越来越重视营养工作。“最关键的还是运动员自己。有意识,有知识,还要自律。”他总结道。